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課程

生物技術醫療產業 (簡稱生技醫療產業) 是二十一世紀的明星產業,而生技檢驗與醫療器材為生技醫療產業中極為重要的項目。從1980年代起,我國已開始在生技製藥產業投入相當多的資源,但多屬於上游之基礎研發,中下游轉譯及產品研發能量及人才培育有限。雖然我國的電子相關產業,包括電子、資訊、機械、化工等,因早期國人代工能力極強,而奠定深厚紮實的基礎,但近年來因其他國家的開放政策,大量廉價的代工市場造成台灣的電子業發展逐漸遇到瓶頸,部分產業甚至有「四大慘業」之憂慮。因此,若能將其成熟技術轉而應用於研發附加價值高之生技醫療產品,將具有相當之優勢。生技醫療產業與國民健康息息相關,是一種協助人類疾病預防、診斷、減緩與治療的民生必需工業,同時隨著高齡社會來臨,更帶來許多醫療照護與保健領域的需求,因此生技檢驗與醫療器材產業已被列為政府重點鼓勵的產業,預期也將促動市場快速成長。

隨著醫療體系轉型,原本以醫療院所為主的疾病診斷、治療、復健,診療照護的思維,已逐漸將預防、生活保健及居家照護等概念融入,原本用於病患之診斷、治療或監視之設備,擬延伸到補償或緩和疾病、傷害或殘障之設備。根據工研院統計,目前台灣在2012年醫療器材營業額為1仟餘億元,但在全球醫材市場的目前市佔率約1%,代表仍有許多發展空間;而國內醫材產值每年成長率為16.5%,高於全球成長率的6.1%,可預期未來市場發展潛力;因此醫療器材產業為政府重點推動的新興策略性工業,具有科技、知識高度密集之特性,範圍包括體外診斷器材、生技檢驗設備、治療器材、ㄧ般醫療輔助設備及用品、復健器材及預防疾病與健康促進之設備及用品等次產業。

產業首重研發,然研發首重人才培育。國內大專院校的生技醫材相關科系之教學大部分著重於學理與基礎科學之教授,生技醫材實驗室的研發也多探討詳細的分子機轉或相關之工程科學理論,較為忽略產業應用或是轉譯醫學研發部分,受此模式訓練出的高階研發人才從事基礎的研究能力有餘,但恐怕較難以學以致用,特別是對於生技醫材產業發展的貢獻相對薄弱。本計畫之目的是為了發展生技產業實務教學,培育以實際應用、市場需求與技術創新及創業為核心之高階生技檢驗與醫療器材產品設計及產業化實務的「跨領域種子人才」,縮短台灣在高階生技檢驗與醫療器材產業的學習曲線;並加強建立國內生醫與工程的創新與創業平台,開創台灣發展高階生技醫療產業的契機;期望透過合作團隊提供合適的規劃課程及場地,加強國內生物技術與醫療器材研發環境及產品設計能力。

創新來自需求、創意來自教育,本計畫擬以四年時間結合陽明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生命科學院、醫學院及牙醫學院等現有師資與台北榮總、振興醫學中心、台科大、政大等校專業團隊,開設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課程,強調課程中之「臨床環境」聯結,培訓重點以「臨床需求」出發作為生物及工程科技研發創意點子的來源,注重於解決臨床問題之研發過程,達到產品創新,科技創業的人才培育目標。


高階醫療器材基礎技術課程

此系列課程結合行政院 《強化工業基礎技術發展方案》之 「高階醫療器材基礎技術」與教育部「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 」,與成功大學及台灣科技大學透過遠距教學合作培育高階醫療器材人才,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醫療器材產業之各個面向,結業後能積極投入醫療器材產業之創業與開發。

https://sites.google.com/site/berdcmdclass/home/ke-cheng-jie-shao